清远佛冈:“三融三转”,银龄聚力促振兴

清远社会工作  2025-08-10 10:33

振兴社区地处清远市佛冈县中心城区,辖区机关事业单位密集、社会资源富集,却长期受困于资源“条块分割”、服务“最后一公里”梗阻等治理难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区内老干部、老党员等银龄群体“退而不休”的奉献热情,与基层治理人才缺口形成强烈呼应。为此,社区党组织以“资源融合、服务融情、治理融智”的“三融”路径,推动银龄力量在社区治理、活动组织、矛盾调解中显担当,打造银龄先锋品牌,彰显红耀振兴风采。

资源融合:三维联动,推动银发力量

从“分散个体”转变为“合力军团”

为打通体制、资源壁垒,振兴社区通过创新“阵地联建、队伍联组、资源联用”三维融合机制,让银龄资源的“一池春水”真正活起来。

阵地建设上,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联动人民公园党群服务站、德星巷邻里中心等多个分阵地,嵌入佛冈电子产业园党建书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专业空间,打造“1+N”矩阵式服务网络,建成集“党建+服务+活动+议事”于一体的复合型服务阵地,为银龄群体参与治理提供坚实平台。队伍组建上,依托现有“社区党总支+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员”的治理体系,在原来网格服务队伍的基础上,吸纳40余名退休干部、老党员组建“银龄先锋”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资源整合上,积极探索“社区合伙人”制度,整合老干部大学、罗小娟文学创作工作室、张春兰文艺创作工作室等专业力量,壮大活动筹办“智囊团”,让分散的银发力量凝聚成有组织、有战斗力的治理军团。

服务融情:老幼共融,推动银龄智慧

从“经验储备”转化为“实践活力”

春兰文艺创作工作室负责人、社会工作观察员张春兰与孩童们朗诵绕口令

春兰文艺创作工作室负责人、社会工作观察员张春兰与孩童们朗诵绕口令

聚焦居民“急难愁盼”,振兴社区组织银龄先锋志愿者服务队伍通过“入户走访+书记茶话会+数字问卷”多形式调研,收回意见需求200余份,通过分析研判,精准锁定“一老一小”服务的需求靶点。针对2025年暑期期间双职工家庭“看护难”,创新推出“党群同心·护航成长”关爱活动;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开设“语你共读”伴读活动、“指尖塑青花·纸盘绘古韵”手工创作、《清凉一“夏”》公益绘画课堂等特色活动。活动中,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的技能优势,开设书画教学、非遗文化传承等公益课堂。这种“老带小”模式既让银龄群体收获“被需要的幸福感”,又让青少年建立“敬长辈、学榜样”的情感认同,营造“银龄赋能+儿童成长”的社区邻里和谐生态。截至目前,已累计为120余户家庭解决暑期看护难题。

银晖艺术团书画队队长黄国仓老师指导孩童勾画线条

银晖艺术团书画队队长黄国仓老师指导孩童勾画线条

治理融智:协商共治,推动银发经验

从“个体智慧”转化为“制度成果”

振兴社区以居民理事会为平台,推选10名老干部、老党员担任“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其中德星巷花姑工作室创新的“1223”工作法,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主轴,建立“一长四员”自治体系、“楼长制”自治模式两项“软制度”,组建社区骨干队伍、志愿服务队伍两支“硬队伍”,夯实“微网格+服务阵地+党群共建共治”三大元素,织就了一张基层治理的精密网络,推动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社区治理新模式。今年以来,该工作室收集居民意见60件,成功化解邻里纠纷等矛盾7件,推动加装电梯、环境整治等民生实事落地5项,相关经验吸引来岭南师范学院、广东科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学院前来调研。“这些老同志说话有分量、办事有章法,有他们在,社区治理就有了‘定盘星’”居民纷纷点赞。

振兴社区“银龄先锋”志愿者服务队郑小勤在为社区居民进行“两热”灭蚊宣传

振兴社区“银龄先锋”志愿者服务队郑小勤在为社区居民进行“两热”灭蚊宣传

下一步,振兴社区将继续发挥“银龄人才”优势,创作红色主题文艺作品,推动文艺与文明实践融合,引导“银龄文艺队”参与志愿服务,深化“红耀振兴”品牌影响力。采用“老带新”和“轮岗”机制,培育年轻化、高效化、固定化的运营团队,实现人员与阵地功能高效匹配。


供稿:佛冈县委社会工作部

拍摄:吴冬梅

作者:欧智盛

编辑:龚进

校对:林佳玲

责编:杨伟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