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机制显成效 英德为75名农民工追回“血汗钱”

清远日报  2025-08-27 20:29

“拖欠工资终于到账,感谢联合调解室为我们工人做主!”近日,英德英城街道“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联合调解室内暖意融融,农民工代表袁先生将一面绣有“排忧解难显担当 为民服务暖人心”的锦旗郑重送到人大代表手中。这面锦旗的背后,是英城街道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多元联动、司法护航化解重大劳资纠纷的具体实践。

联合调解室获赠锦旗。通讯员供图

联合调解室获赠锦旗。通讯员供图

农民工“薪”事难题

2024年11月,英城街道综治中心来了一群农民工。“我们45个人在华景雅居项目干活,开发商欠了66万多工资,马上要过年了,家里等着钱用啊。”工人代表霍某手持合同和付款协议,声音带着哭腔。

经了解,英德市润豪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润豪置业’)因资金链断裂,拖欠霍某等45名工人劳务费达66.68万元,多次协商无果后,工人集体申请调解。这起劳资纠纷涉及人数多、金额大,了解情况后,英城街道人民调解员会同英城街道“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N”联合调解室第一时间介入案件调处。

“法情理”融合破局

“农民工工资是底线,必须一分不少。”人民调解员秉持“调解优先、司法托底”原则,第一时间梳理案情:双方签订的《劳务合同》和付款协议合法有效,润豪置业对欠款事实无异议。

调解中。通讯员供图

调解中。通讯员供图

人大代表主动与工人沟通,稳定情绪;同时告知润豪置业负责人,“企业要发展,诚信是根本,农民工的血汗钱拖不得。”随后,检察官现场援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明确告知润豪置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属违法行为,拒不支付将面临行政处罚乃至刑事责任”;法官则从执行风险角度分析,若进入诉讼程序,企业资产将被冻结,信誉受损。

经过多轮协商调解,双方最终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约定润豪置业于2024年12月通过人社局农民工资监管账户支付35万元,2025年1月15日前支付剩余31.68万元,并由法院对协议进行司法确认,依法赋予强制执行力。

联动破解“执行难”

2025年1月,眼看付款期限将至,润豪置业却因陷入多重债务危机,明确表示“无力履约”。工人再次来到调解室,情绪激动:“协议签了又不兑现,这不是骗我们吗?”

双方签协议。通讯员供图

双方签协议。通讯员供图

“司法确认不是‘一纸空文’,我们一定跟踪到底。”了解情况后,联合调解室立即启动“调解+执行”联动机制。英城街道、英德市人社局、英德市住建局及英德法院多方联动协商,第一时间核查企业监管账户,随后由英德法院强制执行润豪置业前期存入的劳动保障金及住房保障金以支付工人工资。英城街道作为第三方,全程跟进监督资金划拨,确保专款专用。

经过多方协作,2025年7月,75万元执行款全额划拨至工人个人账户,75名农民工(后续新增30名被拖欠工资农民工)终于领到了期盼已久的“血汗钱”。


记者:钟履双 通讯员 杨京蕾

编辑:康乐

校对:郭然天

编审:肖阳

编委:卓小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