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草药、画家乡、读论语........佛冈这里的公益课堂点亮了百名乡村儿童暑假

清远广播电视台  2025-08-14 13:49

进入暑假以来,佛冈县龙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热闹非凡,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跟着高校志愿者辨识草药,在他们指导下折出栩栩如生的纸鸢,认真聆听《论语》选段的生动解读……这些持续近两个月的暑假儿童公益课堂,通过精准链接县域文化资源与高校志愿服务力量,开展了约30节特色课程,吸引100多名农村孩子参与,不仅为乡村儿童点亮了多彩假期,更探索出一条“资源整合促活力”的乡村文明建设新路径。

“实践所+专业机构+高校”联动网让课程扎根乡村土壤

针对暑期农村儿童“看护难、活动少”问题,龙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动作为,邀请文化辅导员、专业老师等师资团队定期驻点授课。同时,龙山镇积极链接高校志愿服务资源,通过“百千万校地通”平台,对接广州中医药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14所高校的志愿团队。

通过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单对接机制,实践所前期走访收集87条家长需求,再精准匹配文化馆的15项服务资源和高校的20个课程方案,确保每节课都“按需定制”。

大学生志愿团队开展法治宣传,带领儿童学习法律法规。通讯员 供图

大学生志愿团队开展法治宣传,带领儿童学习法律法规。通讯员 供图

在公益课堂的课程表上,“本土化”是鲜明特色。实践所联合授课方,将龙山本土元素融入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读懂家乡、热爱家乡。同时,高校志愿者则结合龙山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果,设计“我的家乡”绘画课程,让孩子们用画笔描绘整治后的连片稻田、修复后的古村落,在创作中感受家乡的发展。针对农村儿童的成长特点,课程还特别注重“动手实践+品格塑造”。志愿者教孩子们折“爱心”送给村里的老人,通过“子路负米”等典故引导孝亲敬老,培养协作分享意识。

激活乡村细胞,从“课堂热闹”到“全域焕活”

公益课堂的效应,早已超越“托管服务”的范畴,成为撬动乡村文明活力的支点。在儿童的带动下,家长们开始主动参与实践所的活动。据统计,暑期共有32名家长参与公益课堂,形成“孩子参与、家长融入”的良性循环。龙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表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关键,就是要找到资源与需求的结合点,用“小切口”做好“大文章”,让乡村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记者:林良田 通讯员 刘倩彤

编辑:曾智丽

校对:韦其安

编审:周东辉

编委:黄扬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