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务服务要有速度也有温度|评论

清远日报  2025-06-20 10:05

近日,清城区凤城街道凤宇社区残疾人李女士在帮办专员上门办理身份证后连连点赞。这是凤城街道深化“小凤帮办”服务机制的一个缩影,通过打造28个社区帮办代办队伍,用“专员多跑路”换取“群众少跑腿”,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

“不用出门排队,身份证直接送到家”,清城区凤城街道残疾人李女士的这句朴实点赞,道出了“小凤帮办”服务的精髓———基层政务服务既要追求办事效率的“速度”,更要体现人文关怀的“温度”。凤城街道通过打造28个社区帮办代办队伍,以“专员多跑路”换取“群众少跑腿”,实现了政务服务从“能办”到“好办”再到“暖心办”的质变,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小凤帮办”最打动人心之处,在于其将行政程序转化为有温度的互动体验。当帮办专员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李女士补办身份证,整个流程仅用5分钟,一周后新证件直接寄达家中,这种服务已超越了简单的行政便利,成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情感纽带。数据显示,“小凤帮办”已为特殊群体办理“上门办”“假日办”业务15件,每一件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实际困难得到解决的故事。这种“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理念,正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让公共服务从“柜台后”走到了“百姓家”,从“文件里”落到了“心坎上”。

从更深层次看,“小凤帮办”的成功在于构建了一套精准识别、快速响应、高效办理的服务机制。专职专员一对一服务、帮办窗口专门设立、品牌形象IP设计、宣传全覆盖等举措,形成了一套可复制推广的服务体系。特别是针对60岁以上老人、孕妇、外出务工人员等六类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体现了精细化治理的思路。在效率方面,通过微信小程序、自助服务机等渠道帮办服务超600人次,处理全程电子化系统业务超320件,数字赋能大大提升了服务速度。这种“速度”与“温度”的平衡艺术,正是现代政务服务追求的理想状态。

“小凤帮办”的经验启示我们,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需要更多这样的创新实践。其他街道(社区)可从中学习三点经验:一是建立主动发现机制,通过网格巡查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二是打造专业化队伍,通过专职专员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三是注重品牌建设,以鲜明形象提升服务识别度和公众信任感。更为重要的是,要将这种服务意识内化为基层治理的文化基因,让“为群众多想一步、让群众少走一步”成为普遍工作准则。


来源:清远日报

文字:邱学武

编辑:黄子璐

校对:康乐

编审:周东辉

编委:樊沃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