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
婚礼必备的“四大件”“三转一响”
你还记得是什么吗?
那就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
这些物件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也推动修表行业步入黄金时代
随着手机等电子计时工具普及
传统钟表逐渐淡出日常
街头修表店也越来越少见
然而
在佛冈县人民公园旁
仍有不少钟表店默默坚守
其中“刘平钟表店”已开业36年了
这家钟表店虽然只有几平方米,却装满了故事。各式老式手表整齐陈列,墙面、柜台都透着岁月的痕迹,而店门口那张老旧的木质工作台更是店里的“老伙计”。
“从开始修钟表就用,用到现在,桌角也磨损了,这些就是岁月的痕迹。”店主刘叔告诉记者这张工作台自1989年开店以来就一直陪着他。记者现场看到,“老伙计”工作台的台台角角已经磨平,但它依然很坚固。工作台虽小,但好像百宝箱一样,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各式各样修理钟表所需的工具。
今年60多岁的刘叔,是街坊邻里公认的“什么表都能修”的老师傅。谈起当年入行的缘由,他笑称是因为自己“力气小”,干不了体力活,最终选择了修表这门需要静心、细致与巧思的手艺。
修钟表是名副其实的“细功夫”。一块手表内部可有上百个精密零件,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损坏。钟表店紧邻热闹的公园,然而刘叔却常静坐台前:左手稳持表盘,右手轻捏镊子,目光专注而凝定,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与手中的“时间”。
随着手机普及,佩戴传统手表的人逐渐减少,修表生意也不复往日兴旺。但刘叔仍坚守着小店,并不断学习新的技艺,适应时代的变化。
“学无止境,这些手表的款式,结构是有些不一样的,我就是一边修理一边学习一边改进,与时俱进。”刘叔说道。
“他修表修了几十年了,有怀旧的感觉!表不走、时间不对就叫他修一下。”刘叔的一位老顾客说道。36年来,刘叔凭着精湛的手艺和诚信的服务,在邻里间攒下了好口碑。不少市民把别处认定“修不好”的旧表送来,经他手一番拆解、清洗、校准,大多能重新走动。
时光流转,修表行业从热闹走向平淡,却依然有人日复一日坐在工作台前,重复着看似单调、却满含敬意的工作。如今,这些钟表店早已不只是一间修表铺,更成了佛冈县城里一座“静默的时光地标”,它守着老手艺的执着,也留住了城市里一份难得的温暖。
来源:佛冈发布
编辑:杨可
校对:张鍪
编审:邓薇
编委:蔡鸿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