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绳”拧出三冠军 阳山县拔河队九月出征省级总决赛

清远日报  2025-08-29 15:13

男子组,冠军;女子组,冠军;混合组,还是冠军!

在刚刚结束的“喜迎十五运”2025年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系列赛——百县拔河比赛清远市级赛,以阳城镇队员为班底组建的阳山县拔河队,在男子组、女子组、混合组分别夺冠,以一场未败的成绩,包揽了本次赛事的所有金牌。

阳山县拔河队全体队员合影。通讯员供图

阳山县拔河队全体队员合影。通讯员供图

“我们为了这次比赛准备了很久,平时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训练,就是希望能在赛场上为家乡争光。”阳山队队员李健文说。

荣耀背后,是队员们日夜不辍的刻苦训练,是教练团队科学严谨的战术指导,更是整个队伍凝心聚力、顽强拼搏、坚韧不拔、奋勇争先的强大精神合力。

火速组建:从“门外汉”到“专业队”的集结

在接到代表阳山县出战市级赛的任务后,阳城镇第一时间启动队员选拔工作。不同于专业运动员,阳城镇的参赛队员大多来自镇各部门、村(社区)的干部职工。“一开始大家对拔河的认知还停留在‘用力拉就行’,都觉得自己没有那份力量。”负责队员选拔的工作人员回忆道,选人过程较为困难。

市级赛分男子组800kg、女子组650kg和混合组1150kg三个组别,因此在选拔过程中,除了考量队员的体能、力量等基础条件,更注重团队协作意识,还需要考虑队员的总体重数。经过体检、体能测试、模拟对抗等多轮筛选,阳城镇最终从80余名人员中确定22名队员组成参赛代表队。

“第一次集合训练时,大家站在拔河绳两端,连基本的站姿、握绳姿势都不标准,教练当场示范时,我们才知道原来拔河藏着这么多‘学问’。”女子队队员李艺笑着说,正是这份“从零开始”的坦诚,让整个队伍迅速凝聚起学习的热情。

科学训练:汗水浇灌“夺冠密码”

队员们日常训练。通讯员供图

队员们日常训练。通讯员供图

为了让队员们在短时间内提升竞技水平,阳城镇专门邀请了专业教练刘水清,制定了“基础体能+专项技术+战术模拟”的三维训练方案。

在基础体能训练中,深蹲、跑步、平板支撑等项目成为每日“必修课”,队员们通过每日体能训练逐渐增强耐力,不少队员的手掌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膝盖也贴上了护具,但从未有人中途退出。女子队队员郑海兰今年43岁,是队伍里年龄最大的队员,她依然每天坚持高强度训练,即使腰酸背痛仍咬牙坚持。

专项技术训练则聚焦“握绳、站姿、发力节奏”三大核心。教练对照着视频回放,逐帧分析队员们的动作:“握绳时掌心要朝上,手指扣紧绳子;双脚要统一前撑,重心下沉;发力时要听口令统一节奏,不能各自为战。所有人的动作、姿势都要统一,劲往一处使。”

为了让战术模拟更贴近实战,阳城镇还特别组建了三支“陪练队伍”。“陪练队的作用就是扮演不同类型的对手,比如有的队员故意模仿往届比赛中力量强劲的队伍,用蛮力拉扯;有的则模拟技巧型对手,频繁变换发力节奏,给我们制造难题。”教练解释道。经过与陪练队的反复对抗,队员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明显提升,在正式比赛中遇到类似场景时,也能从容应对。

战术模拟训练更是贴近实战。教练根据往届比赛对手的特点,模拟不同场景下的对抗模式:“如果遇到力量型对手,我们要注重防守反击,利用对方发力间隙突袭;如果遇到技巧型对手,就要加强节奏控制,打乱对方的发力节奏。”每次模拟对抗后,队员们都会围坐在一起复盘,分析战术执行中的问题,调整站位与分工,直到找到最默契的配合方式。

考虑到高强度训练易导致肌肉紧张、关节劳损,阳城镇还特别邀请正骨师傅驻场,在每日训练结束后为队员提供专业身体调整。通过筋膜放松、关节复位、穴位按摩等手法,精准缓解肌肉粘连与关节压力——有的队员因长期握绳导致肩部僵硬,经手法调整后肩部活动度明显提升;有的队员因频繁深蹲出现轻微膝关节错位,复位后酸痛感大幅减轻。这种“训练+康复”的科学搭配,既保障了队员的身体健康,也让训练效果得到更高效的巩固。

团队同心:一根绳子拧出“冠军力量”

“1、2!1、2!”赛场上,阳山县拔河队整齐划一的口号声,是团队同心的最佳证明;而这份默契,早已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深深扎根。训练间隙,队员们会互相帮忙纠正动作,分享发力技巧;休息时,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家常、谈目标,原本陌生的队员们,渐渐变成了“并肩作战的家人”。

比赛现场。通讯员供图

比赛现场。通讯员供图

混合组决赛的对手是实力强劲的佛冈队,双方实力不相上下,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队员们立刻回忆起训练时的战术——先稳住重心消耗对方体力,再抓住间隙突袭。教练趁机调整口令节奏,当对方发力的瞬间,他给出发力手势,所有队员将全身力量汇聚在手臂上,绳子猛地将对方拽动!观众席上的欢呼声震耳欲聋,裁判的哨声终于响起,阳山队以 2:0的比分夺得冠军!

在胜利的欢呼声中,阳山县拔河队包揽男子组、女子组和混合组三项冠军,以全胜战绩闪耀市级赛场。队员们相拥而泣,教练也忍不住红了眼眶——这份荣耀,不仅属于日夜付出的汗水,更源自整个团队凝心聚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

“从‘零经验’到‘三冠军’,我们靠的不是运气,是每天比别人多练1小时的坚持,是每一次摔倒后又站起来的勇气。”教练刘水清的话语铿锵有力。而这一切,才刚刚是一个开始。今年9月11日至13日,这支刚刚加冕的冠军队伍将代表清远市出战“百县千镇万村”系列赛的省级总决赛,继续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阳山风采、清远力量。


记者:黄慧祯 通讯员 黄嫣婧

编辑:陈维新

校对:蔡硕

编审:李诚

编委:卓小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