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清城区:以“骑手友好小区”为支点 探索社区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清远社会工作  2025-08-10 10:29

清远市清城区以破解配送服务“最后一百米”难题作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突破口,聚焦硬件提质、服务升温、规则增效等维度服务,让骑手群体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关怀,率先推动“骑手友好小区”在天湖郦都、海境界、现代城、万豪水晶湾、石角假日半岛等小区落地见效,通过“七个一”的措施,推动社区治理模式向主动服务、友好共治转型,致力于构建“骑手友好城区”。

硬件筑基,创建精准高效的配送支持体系

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打造“骑手友好小区”的重要抓手,在小区入口处规范停车管理,通过设置醒目的荧光提示牌和配送专属车位(即“划设一块临停泊位”),从源头上疏解外卖车辆无序停放造成的拥堵与混乱,并于泊车区就近保障能源补给,配置智能换电柜和防水充电插座,切实解决骑手电动车续航的燃眉之急。优化小区内部导航指引,创新性整合设计一幅“骑手友好地图”、立体导向柱、反光楼号牌及地面辅助标识,构建高效精准的定位导向系统,大幅降低配送时间成本。推出便捷通行方案,推行“一码便捷通行”,骑手仅需一次实名登记,便可在后续配送中多次“绿码”快速通行,在严守小区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优化通行效率,让骑手彻底告别“进门难”。

关怀赋能,创建有温度的骑手休憩港湾

聚焦骑手实际工作的细微痛点,构建对骑手有温度的服务网络,整合社区与物业服务资源,在小区内设置24小时公共卫生间,并配以清晰指引标识,从根本上化解骑手在配送途中面临的“如厕难”尴尬。打造多功能休憩驿站(即“设置一个暖新阵地”),配备可折叠椅满足短暂歇脚需求,提供多接口充电器解决电子设备续航问题,配备一次性雨衣应对突发天气变化,为奔波中的骑手提供即时供给。同时,积极发展一批“爱心商家”,鼓励小区周边商铺联合设立“暖心补给点”,拓展服务外延。引入应急防护支持,配备应急药箱,备齐基础医疗物资及防暑降温药品,为骑手增添一道及时的、触手可及的健康安全防线,传递社区对“城市摆渡人”辛劳的体贴与尊重。在条件有限的小区,则要求在门口附近设置带遮雨棚的简易休息区,确保骑手在恶劣天气下有临时躲避场所。

机制共生,创建责任明晰的文明共治网络

深度融合文明内涵,签订《骑手友好社区三方协议》,明晰社区、骑手、物业公司的权利和责任:社区负责公共设施协调、安全保障等;物业负责明确出入登记规则、维护停车秩序等;骑手则自觉遵守小区内不鸣笛、不超速等行为规范。制定《配送服务友好社区守则》,引导物业人员践行“三个一”服务标准(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指引),主动化身为骑手的“社区导航员”(即“培育一批暖心示范岗”);倡导居民文明指引,理解配送时效规律,增强理性沟通,共同维护高效有序包容的配送生态。搭建一个常态化交流平台,推动物业服务企业与快递公司、网络配送平台有效对接,及时响应处理骑手需求与问题。深化骑手友好社区品牌创建,以制度化规则和三方协议为纽带,将“骑手友好”从物业单方供给升级为“居民-骑手-物业-社区”多方齐参与的治理实践,并积极引入平台、企业等力量,共同打造“共建骑手友好生态圈”,为“骑手友好”模式在更广泛区域的复制推广提供新样本。


供稿:清城区委社会工作部

图文:陈炜程

编辑:龚进

校对:林佳玲

责编:杨伟聪

not-change-font-szie-px-and-e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