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歌润心 以德育人,清远构筑未成年人道德新格局

清远日报  2025-07-26 11:04

7月24日晚,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节目“童声耀湾区 拾梦向未来”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十周年展演,在广州中山纪念堂精彩开唱,展现广东少年儿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童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清远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年来,清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深化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着力做优文明校园创建,着力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巩固和拓展未成年人教育阵地,逐步构建起具有清远特色的育人模式,不断引导未成年人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童谣传唱  

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麻竹笋,尾尖尖,鲜嫩爽口人人夸;

别看细细笋牙仔,全靠它来撑起家;

创新产业大变化,乡村振兴笑哈哈,笑哈哈……”

在“笋乡”清远的土地上,原创童谣《笋宝谣》清甜的童音破土而出,应和着乡村振兴的铿锵节拍,唱响对家乡的深情礼赞。

通过时长近5分钟的《笋宝谣》MV,孩子们被熟悉的竹林溪涧、热闹采笋场景和现代化加工厂画面吸引,伴随着充满童趣的歌曲,真切感受到家乡在“百千万工程”下的蓬勃生机与美好变化。童谣成为孩子们认识家乡、热爱乡土、理解乡村振兴的生动窗口。

变枯燥的灌输式教育为朗朗上口的童谣歌曲,是清远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方法之一。清远通过开展优秀童谣征集、推广和传唱活动,丰富新时代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广大未年人的爱党爱国情感,并将获奖的优秀童谣谱曲编排成歌谣、少儿歌曲或制作成动漫、音乐视频节目,推荐参加全省、全国优秀童谣评选比赛,多次斩获奖项。

近年来,清远市文明办积极选送原创童谣和革命经典歌曲传唱作品,参与“童心向党”岭南童谣征集传唱活动,其中市妇联选送的《童心向党》获原创童谣优秀作品二等奖;市博爱学校选送的《在灿烂的阳光下》获革命经典歌曲传唱优秀作品三等奖;连州市文明办选送的《沙坊米粉香》、清城区第一幼儿园选送的《我是中国娃》,获原创童谣优秀作品三等奖;清新区文联选送的《七彩童年》获原创童谣优秀作品三等奖。市文明办连续三年获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立德铸魂  

主题活动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孩子成长的土壤,滋养着每一朵鲜花的绽放。以童谣传唱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之外,清远还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融入主题活动中,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

每年清明节前夕,全国文明校园清远市新北江小学都会组织党、团、队、关工委代表前往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之“清明祭英烈”活动,少先队员用嘹亮的歌声表达继承先烈遗志、争做时代新人的决心。

清城中学以“节日”为点,开展“雷锋月”志愿服务、“清明祭英烈”“七一”童心向党等“传承红色基因”活动。还以“习俗”为线,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以“心育”为载体,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清新区第二小学则全面开设思政课程,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内得到了广泛宣传,师生知晓率达到100%。组织慰问活动,关心困境儿童和社区困难长者;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和健康人格;通过评比文明班、先进红旗中队、光荣护旗手等,激励学生学习先进榜样,不断提升自我。 

上述三所学校的生动实践,是清远近年来注重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缩影。全市各学校均构建了“党政领导带头学、党小组带动学、青年教师踊跃学”三级学习体系,形成党政领导带头抓思政课的“头雁效应”。各学校积极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时代好少年”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八礼四仪”文明养成教育,落实“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红色研学等活动,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深耕文化 

校园品牌新范式深度融入学生心灵

校园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主要阵地,近年来,我市深挖本地文化资源,各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塑造校园特色文化品牌,形成“校校有特色,一校一品牌”文化传承新范式。

如清新区第二小学近4年来每年举办全员参与的健韵体育节、艺韵美育节、德韵公益节等尚韵六大节日活动,并采用争章评星的方式设立“德韵、智韵、健韵、艺韵、行韵”之星,每学期评出最高荣誉———“尚韵之星”,让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落到实处。

清远市第一中学以“清静、清雅、清远,正心、正气、正行”的“清正”为主体文化,建设了“清正学堂”,激励师生清正立身,跬步致远。

飞来湖中学则有“志”文化,新北江小学有“水”文化,凤翔小学有“慧雅”文化……在对标创建文明校园基础上,清远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导向,着力深化营造“雅致校园”“书香校园”“快乐校园”等文化特色。全市80%以上的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识,52所学校被评为“特色校园文化示范校”。

不少学校还在校本课程、拓展性课程中嵌入本土元素,开发“校本艺术课程”,让历史文化、乡风民俗、特色产业活动浸润学校教学内容。如佛冈县第四小学以本土非遗文化为载体,结合传统剪纸艺术的美育理念,成立“悦印”剪纸工作坊,形成“佛韵悦印,一剪多艺”的剪纸艺术特色,学生的剪纸作品还多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奖。

示范引领  

共绘文明风尚新图景

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勃勃生机的劳动教育基地、独特韵味的书香校园作品、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2024年清远市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学习交流会期间,清新区第二小学迎来清城区和清新区多所中小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共同探讨文明校园创建的新路径。

“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宝贵机会。比如清新区第二小学的‘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育人目标就让我印象深刻,学校校园氛围很好,活动丰富多彩而且创意十足,值得我们学习。”清城中学相关负责人说。

学有榜样,做出特色。近年来,清远细化文明校园“六好一特色”建设标准,建立全国文明校园“一对一”带省级、省级文明校园“一对多”带市级的结对帮建机制,每年选取2-3个文明校园示范学校,通过定期走访互动、交流经验等,推动点带面促提升,形成有特色、接地气、可复制的“清远标准”。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清远将继续坚持培根铸魂、价值引领、实践育人,拓宽活动载体,深耕文明沃土,着力培育时代新人,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记者:刘洋

编辑:尹倩影

校对:康乐

编审:刘厚斌

编委:蔡鸿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