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岭背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村民小组长“四做到”,充分激发“神经末梢”活力,推动村民小组长从“联络员”变身“排头兵”,在产业发展、环境提升、矛盾化解、民心凝聚等领域主动作为,夯实乡村振兴发展根基。
产业“兴”起来,铺就富民“新路子”。村民小组长要在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成为引领村民发展的“风向标”。村民小组长聚焦“产业发展兴”,立足岭背镇生态、区位、资源优势,通过激活闲置资源、整合生产要素、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走出了一条生态绿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岭背村村民小组长何赞忠依托茄龙村特色温泉资源和区位便利优势条件,通过土地流转、出租等方式整合土地30余亩,引进百亩庭院、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文旅项目,大力发展汤泉养生、旅游度假、研学实践、餐饮住宿等产业,通过“文旅+住宿+餐饮+农特”模式,带动周边32名村民就业,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5万元。
环境“净”起来,勾勒宜居“新图景”。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村民小组长带头践行“村庄环境好”,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突破口,推动村容村貌从“整洁”向“精致”升级。蒲芦洲村村民小组长黄建军聚焦“绿美乡村”建设,组织村民在村道两侧种植黄花风铃、异木棉、紫荆等景观树,以及三角梅等灌木共计1500余株,打造“四季有花、步步皆景”的生态廊道。同时牵头改造村内闲置空地,建设11处乡村公园绿地,配套健身器材和休憩设施,让村民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2024年,蒲芦洲村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调解“实”起来,筑牢和谐“压舱石”。乡村邻里之间难免会因土地边界、家庭琐事等产生矛盾纠纷,若不及时化解,容易影响乡村和谐稳定,阻碍乡村振兴进程。村民小组长发挥“人熟、地熟、事熟”优势,争当矛盾纠纷“化解员”,构建“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治理格局。犁头村村民小组长戴恒扬创新“榕树下调解会”机制,每月定期邀请老党员、乡村能人参与,用方言土语讲政策、摆道理,2024年累计调解宅基地纠纷、邻里口角等矛盾28宗,化解率达100%。他常说:“村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把矛盾解开了,村里才能齐心干事业。”
民心“聚”起来,绘就共治“同心圆”。乡村振兴政策的有效落实,离不开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村民小组长当好“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以真情服务凝聚乡村发展合力。松木村村民小组长张扬发坚持“每日走访、每周汇总”,2024年累计收集村民诉求46条,推动解决灌溉水渠修缮、路灯安装等民生问题18个。他利用春节、中秋等节点组织“乡村能人座谈会”,动员外出乡村能人捐赠50万元用于村道硬化和文化广场建设,惠及村民200余人。
下一步,岭背镇将持续深化村民小组长“四做到”实践,通过“强培训、优保障、树典型”等举措,让更多村民小组长在乡村振兴一线发光发热,以“小支点”撬动“大治理”,奋力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岭背新篇章。
撰文:阳山县岭背镇人民政府 朱嘉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