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型民族音乐剧、逛美食集市、打卡非遗文化……8月28日晚,夜幕下的连山吉水河畔打破了以往的宁静,在这个戏水节期间彻底沸腾。这座静谧的山城正用文化IP点亮夜空,让千年民俗与当代夜经济碰撞出绚烂火花。
大型原创民族音乐剧首演现场座无虚席
当晚8时,连山民族中学体育场化作光影与歌舞的海洋,近千名观众齐聚于此,共同见证"水韵氧吧城·激情七月香"2025广东(连山)非遗民俗文化系列活动的重磅之作——连山首个大型原创民族音乐剧《山那边》的首演盛况。现场人潮如织,看台上座无虚席,场外也站满了翘首观看的民众,场内炫彩灯光与夜空星辰交相辉映。
文艺晚会现场。清远日报记者 刘淑芳 摄
文艺晚会现场。清远日报记者 刘淑芳 摄
当悠扬的歌声穿透夜幕,数十名身着壮锦华服的演员以恢弘之势跃动登场,非遗元素与现代舞美的创新融合令现场持续沸腾。从毕业离别到让梦启航,从初到壮乡到驻村上任……该剧从序幕到尾声分为8个篇章,讲述了在”百千万工程”背景下,一群怀揣梦想的青年,选择转身踏上了返乡的归途,投身到”百千万工程”中。虽然前进路上充满了荆棘与陡峭,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这群“新农人”“新创客”,以知识为犁铧,以创新为引擎,以坚韧为基石,在生养他们的土地上,开始了一场创业实践。他们用汗水浇灌希望,用智慧破解难题,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对家乡深沉的爱与责任。
音乐剧讲述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故事。清远日报记者 邱炜民 摄
音乐剧讲述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故事。清远日报记者 邱炜民 摄
音乐剧讲述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故事。清远日报记者 邱炜民 摄
音乐剧讲述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故事。清远日报记者 邱炜民 摄
精彩的文艺表演。
精彩的文艺表演。
音乐剧将非遗元素与现代舞美创新融合。清远日报记者 刘淑芳 摄
音乐剧将非遗元素与现代舞美创新融合。清远日报记者 刘淑芳 摄
"从来没见过这么震撼的场面!演员们跳出了壮族人的魂,非常精彩!"带着全家前来观看的朱女士激动地说,"这场艺术盛宴不仅展现了连山非遗的当代生命力,更让四海宾朋在山水环绕中,感受到了壮家文化直击心灵的力量。
现场观众沉浸式欣赏。清远日报记者 邱炜民 摄
现场观众沉浸式欣赏。清远日报记者 邱炜民 摄
据悉,为了让音乐剧更好地展现连山壮瑶民族特色,还特意在剧中融入了连山壮瑶民歌元素。
特色农产品、美食、非遗文化集市游人如织
在连山县城吉水河的另一岸,长达千米的特色农产品和美食推介、非遗长廊展销活动区从白昼热闹到星夜,随着夜幕降临,现场人气也愈加旺盛。
特色农产品和美食推介、非遗长廊展销活动现场。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特色农产品和美食推介、非遗长廊展销活动现场。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连山丝苗米、连山大肉姜、糯米酒、白切鸭、玉竹、汤糍……富有当地特色的美食、农特产品吸引着市民和游客争相品尝、选购;莲塘狮舞、壮锦、竹编等文创产品和手工艺品,也成为游客们来到戏水节必打卡和作为旅游纪念的“战利品”。
市民游客选购连山土特产。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市民游客选购连山土特产。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市民游客逛美食区。清远日报记者 刘淑芳 摄
市民游客逛美食区。清远日报记者 刘淑芳 摄
市民游客逛美食区。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市民游客逛美食区。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据悉,活动融入“连山美食任你尝”“连山手信任你选”等内容,不仅引入连山各个镇的特色农产品及美食摊位,还引入山苍子、锦绣、民族风手工等本地非遗文创精品展销,让消费者、旅客深入了解和体验本地文化魅力。
现场游人如织。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现场游人如织。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 摄
“每个食材背后都有山水故事。糯米酒香让我瞬间穿越回小时候的味道!白切鸭的独特风味也令我镌刻了独属于连山的味觉记忆!”来自广州的游客陈女士表示,戏水节不仅是一次节庆狂欢,更是一场视觉、味觉、触觉全方位震撼的文化体验。
记者:黄馨
编辑:洪会强
校对:张鍪
编审:邓薇
编委:杨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