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清远,农民觉醒燎原之火,被一株红色火种悄然点燃——
中国共产党清远县支部在1925年5月成立。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自此,清远农民革命运动拥有强大的领导核心。清远县党支部率领农民立农会、建武装,以“二五减租”夺回口粮,打击土豪劣绅;支部14名中共党员带领农军掀起一次次暴动……
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危机涌动。清远大地暮霭沉沉、民生凋敝之时,是那群志士毅然走上战火纷飞的荆棘之路。
清远燃起革命希望的星光,由此改命。
03:03
支部成立
农民运动有了领导核心
1925年1月,石板村的刘清被吸收入党,这是清远本地发展的第一个党员。
党小组以新万合杂货店(现址清城上廓街)为联系点,秘密发展党员。发展刘清入党之后,又陆续发展钟耀初、钟耀龙、钟耀生、陈达常、刘钊林、林焕文、赖松柏、赖全、温锦成、刘林、黄俊廉等人入党。
1925年5月,清远县共有共产党员14人,按“5个党员以上可建支部”的规定,当月成立中国共产党清远县支部,韦启瑞任支部书记。
党支部成立后,党员分赴清远县各地指导组织农会,开展减租等活动。农民运动自此有了领导核心。
农军暴动
攻县府缴大印,响应广州起义
1927年10月15日,广东省委在香港开会,传达中央指示,决定全省迅速组织暴动,开展土地革命。
1927年11月初,赖松柏、汪耀等6名党员组成的中共香港(清远)小组在香港召开会议,传达省委指示,会议决定立即回清远发动农军暴动。赖松柏等人回到清远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和发动,1927年12月2日,在清远县城宣布成立以赖松柏、宋华、刘清为总指挥的清远县农军攻城暴动指挥部和以赖松柏为团长、宋华为参谋的清远县工农革命军独立团。同时,参加暴动的农军陆续到达附城(现东城)葫芦岭集中。
1927年12月3日凌晨,清远农军和花县农军300余人,从葫芦岭出发,兵分两路,攻打清远县城。由于清城守备比较空虚,攻城队伍缴获不少枪支弹药,并攻入县府,俘虏县长陈守仁,缴获大印,升起代表工农武装的斧镰旗。
然而,国民党清远县当局很快组织队伍,对农军进行反扑。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农军主动撤出县城。这次暴动,使反动派慌了手脚,牵制国民党省方兵力,打乱敌人部署,有力地配合了广州起义。7天后,部分清远农军参加了著名的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失败后,反动派在全省实行白色恐怖,镇压革命,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仍在秘密进行。
1928年2月,叶文龙、刘清执行一次秘密行动时被反动派发现,企图要他们写自白书供出同党,但两人坚贞不屈,保守党的秘密。敌人无计可施,又惧怕群众暴动营救,只好匆忙将两人押赴西门岗刑场。
押赴刑场时,叶文龙、刘清两位同志对沿街群众侃侃演说,痛斥反动派背叛革命、屠杀人民的滔天罪行,宣传党的革命真理。最后,他们高唱国际歌和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叶文龙、刘清牺牲时,年仅28岁。
星火燎原
清远党员参加南昌起义
28岁的刘清牺牲了,更多的“刘清”站了起来。
红色烈焰在清远各地熊熊燃起,星星之火开始燎原。1927年8月1日,赖松柏、赖德林等来自清远的工农武装,参加南昌起义 ,汇入那改变华夏命运的洪流!
如今距中共清远县委支部成立已过百年
百年荣光,初心永续
那株百年前在清远
燃起的红色火种
照亮来时路、辉映新征程
这段红色记忆激励我们
向前、向前、向前!
(作品基于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参考史料包括《清远红故事》《清远党史(简明读本)》,“史志清远”微信公众号、“清远机关党建”微信公众号《馆长讲党史》栏目,清城区档案局、清城区档案馆《百年党史·红色档案》栏目等)
出品:新清远 清远日报 清远广播电视台
策划/统筹:周东辉 肖阳
脚本/编辑:肖阳
平面设计:王玥
动画/后期:尹倩影
校对:杨可
编审:周东辉
编委:钟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