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由清远市清新区教师发展中心统筹组织,广州市海珠区支教团队与广州市冯绮虹名教师工作室联合开展的“智教融合・体卫融创”帮扶送教活动在清新区第五小学圆满举行。来自清新区直属小学体育科组长、2022-2024公招在编教师、清新区小学体育与健康教研中心组成员齐聚一堂,通过现场观摩、专题研讨、技术赋能等多元形式,深度交流体育教学改革创新路径。
通过标志碟矩阵训练、小组攻防演练等设计,老师们重点解决了学生支撑脚站位不准确、触球部位不清晰等共性问题,增强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多维感知,体现了“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理念。
工作室学员黎铭伦老师的五年级足球课《移动中脚内侧踢传球》,针对山区学校足球基础薄弱现状,采用了 "分解—组合—实战" 三阶段教学法。
课例创新实践“无说教式德育”,将“爱国爱家”情感培育转化为可操作、可体验的运动任务,生动诠释体育课程 “立德树人”的育人本质。
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冯绮虹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体育《操控性技能—投掷游戏》,创新性地将思政教育和投掷教学相结合进行跨学科主题教学。以“体育 + 德育”跨学科主题教学为设计理念,深度融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社会责任”核心素养,构建“技能习得—情感体验—价值认同”实现从运动技能掌握到责任意识培养的迁移。
冯绮虹老师的《AI赋能体育—体育教师技能成长篇》讲座结合工作室近年实践案例,详细解析 AI 技术在动作分析、学情诊断、课程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如通过AI工具只需要利用准确的指令便能完成学生体能数据的深度分析;运用AI工具进行学生大数据分析精准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利用 AI 辅助设计分层教学资源等,为山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新路径。
在专题讲座环节,海珠区支教教师赖志敏带来《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小学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经验分享》,系统介绍该校 "三维五育融合" 体质健康提升模式:通过 “大课间 + 课后服务”双轨制保障运动时间,并以跳绳项目为突破口,建立 “体测数据—运动处方—家校联动”闭环管理机制,近三年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28.7%,高达90%以上。
活动期间,清新区教师发展中心体育教研员朱振森表示,此次送教活动是落实《清远市清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重要举措。未来将建立“名师工作室结对—骨干教师跟岗—常态教研联动”三位一体合作模式,重点在体育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智慧体育校园创建等领域深化合作。
海珠区支教教师黎展带来的二年级健康教育课《科学饮水》,巧妙融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核心内容,课程特别设计“识别饮料配料表”的实践任务,将课堂延伸至家庭场景,培养学生健康生活习惯。
此次帮扶活动不仅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单向输送,更是广清两地体育教育工作者思想碰撞的平台。正如冯绮虹老师在总结时所说:“体育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与赋能,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与理念更新,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运动中收获健康、自信与快乐。”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编辑:杨可
校对:王喜闯
编审:周东辉
编委:徐凯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